日韩免费精品一级A毛片_国产成人精品国内自产拍蜜臀A_桃色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无码_成人小片国产在线播放

您现在的位置: 首頁 > 區(qū)縣新聞 > 三臺
【三臺】“互聯網+”尋 親讓救助有溫度有速度
发稿时间:2022-05-06 08:38   来源: 綿陽日報

  綿陽新聞網訊(任彥升 劉玉明)“沒有救助站的幫助,不曉得要跑好多路才找得到我們哥哥。”近日,在外流浪多日的馮福澤回到妹妹家中,妹妹小馮握住三臺縣救助管理站護送人員的手,感激地說。

  3月中旬,馮福澤從妹妹家中走失后,找不到回家的路,便開始在蘆溪等地流浪。在接到群眾報告后,蘆溪鎮(zhèn)派出所民警在菜市場找到了馮福澤,由于馮福澤有語言障礙和精神障礙,思維混亂,民警無法得到有效信息,只好聯系三臺縣救助管理站,管理站工作人員迅速將其帶回站內,利用全國救助信息系統(tǒng)為馮福澤尋找回家路。

  “全國救助信息系統(tǒng)就是幫助長期滯留的流浪乞討等人員早日回歸家庭搭建的尋親平臺,救助站直接將站內滯留人員信息和照片上傳至系統(tǒng),對接社會尋人和受助人員的需求,更加快捷精準。”救助站站長馮小金介紹,尋親是爭分奪秒的行動,該站立刻將救助對象的照片上傳至全國救助信息系統(tǒng)。通過人臉識別查詢模塊,系統(tǒng)自動檢索出馮福澤的救助記錄。

  從“身份不明”到查清所有信息,用時不到20分鐘。而這一運用科技手段尋親的故事,在該站并非個例。馮小金介紹,今年一季度,該站利用全國救助信息系統(tǒng)“人臉比對”成功幫助130余人回歸家庭。

  據介紹,在救助過程中,不少流浪人員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或精神殘疾,不能表述自己的真實身份,無法與親屬取得聯系。為此,三臺縣救助管理站針對不同受助人員的特征,采取多種靈活手段,運用人臉比對和DNA比對、“互聯網+尋親”等辦法,著力解決無表達能力或表達能力不全救助對象的尋親難題。

  “在人臉比對不成功的情況下,我們聯合所在轄區(qū)派出所、縣公安局,對無法甄別的對象進行DNA比對,從而找到有用的線索。”馮小金介紹,自從該系統(tǒng)運用以來,救助成功率顯著提高。

  為扎實開展救助管理工作,三臺縣建立健全了縣、鎮(zhèn)(鄉(xiāng)、街道)、村(社區(qū))層級救助管理網絡,明確部門職責分工,為流浪乞討救助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??h民政局出臺關于生活無著人員社會救助實施辦法,明確經費籌措渠道,落實經費保障,并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救助工作,形成全社會關心救助管理工作、關愛流浪乞討人員的良好氛圍。

  同時,三臺縣救助管理站主動對接公安、城管等部門,理順工作流程,形成良好的協(xié)作關系。公安、城管等部門在執(zhí)行任務時,發(fā)現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,及時向救助站提供信息,救助站安排工作人員趕赴現場甄別施救。對其中的老年人、殘疾人等行動不便人員,由首接部門護送到救助站。發(fā)現患病人員直接送至定點醫(yī)院進行醫(yī)治,行動不便的老人則送往縣社會福利院進行托養(yǎng)。

  據了解,2021年,該站共救助流浪乞討人員703人,年度累計每天每人次救助量為1416人次,其中未成年人37人次,老年人169人次、殘疾人44人次、精神病人和智障人員183人,護送返鄉(xiāng)433人次,未發(fā)生一起流浪乞討人員的投訴事件和安全責任事故,救助滿意度達100%。

  編輯:譚鵬



相关新闻:
图片推荐